拜读老子—-三知三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老子
知其雄(知道阳刚的雄健),
守其雌(却甘愿安守雌柔),
为天下溪(好比天下的溪流)。
为天下溪(成为天下的溪流),
常德不离(自然之德陪伴左右),
复归于婴儿(这样就能回复婴儿般的纯真自然)。
知其白(知道光明在那里),
守其黑(却安于暗昧之处),
为天下式(甘愿做天下人的榜样)。
为天下式(成为天下人的榜样),
常德不忒(自然之德不会丢失),
复归于无极(这样就能回复到最初的无极状态)。
知其荣(知道荣耀的珍贵),
守其辱(却能守得住耻辱),
为天下谷(就像天下的虚谷一样)。
为天下谷(天下的虚谷容纳万物),
常德乃足(自然之德才能富足),
复归于朴(这样就能回复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朴散则为器(这种品质的人到哪里都是成大器者),
圣人用之(圣人如果用他),
则为官长(会让他做领导),
故 大制不割(所以完善的制度是自然而成的,是不可分割的)。
这一章的中心思想是用三知三守来阐述不争、无为、静虚的‘道’! ‘老子’即看到了人们的正反两面;世人都追求刚强、光明、荣耀,而‘老子’却认为雌柔、黑暗、耻辱也是应该坚持的。他希望人们像出生的婴儿那样不为荣辱所惑,无私无欲,纯朴无邪。 这里可以隐约看出‘老子’反对利用仁、义、礼、智、信这些概念去约束人、塑造人,他认为这些外部的约束只会扭曲人的本性,只是小道而。只有顺从自然、顺从道,才是永恒的德行。完善的制度也应该是这样,包含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割裂分隔的! 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于‘阴柔’有很多赞扬。如之前的章节: “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第四章:渊兮似万物之宗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这里有柔、婴儿、玄牝、渊、水等字眼都能说明老子看待事物的全面性,因为‘道’包含阴阳,必须有两面性,人应该也是这样! 做人既要有美好的理想,也要有包容当前的不足,这就是‘知其白,守其黑’,要能看到人性的光明,也要正视人性黑暗,只有这样才能为天下人的模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不能过于偏激。 这里说的‘知荣守辱’,也是一种心胸。向往荣耀,也要能坚守耻辱,这样的人才能展现远大报复!很好理解,比如韩信的‘胯下之辱’,如果当时韩信一怒杀了人,很可能就成了囚犯,哪有后来的‘兵神韩信’!再比如勾践当时的不屈服,哪有后面的的卧薪尝胆复国的机会。所以说‘知荣守辱’很是重要! ‘老子’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一种状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器。这里的无极、朴也说明了内心的静虚和纯朴,只有这样才能近于‘道’。 做人应是一种复归,应是一种超越,是在经历、知道、体验、饱尝、失去之后的重新获得,那是不同的生命状态,那也是人的觉醒! 老子本章阐述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是一种知阴阳、知进退、无为合道的处世哲学。只有这样才能返璞归真,超越自我! 结构解读
阴极
核心式(个人领悟关键)
阳极
雄雌
黑白
荣辱
婴儿
无极
由太极过渡到无极,把中间那条界限化掉。太极,是没有玄的,实际上它没有玄。 阴中含阳,阳中包阴。其状态如同混沌已经初判了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在玄上逗留很久。就是这个东西你不可能把它分割开来的。你一分割,它就不成为道了。 以下转来,深以为是
任何事情都是比较而存在的。你看第二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 连用了六个相,它实际上就是叫你比较。 整个宇宙,都是比较而存在的,你不能单纯的提倡哪一个问题,撇开其他的问题。实际上现在科学犯的毛病就是这个毛病。 今天讲的两章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修道中很容易犯的弊端。在未来的世界,未来的人中间,所要产生的基本理念,都要从这两章中产生出来。 我们在这个自然中间生存,或者是修道,都存在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的创建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很多人他没有创建意识,他只能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跑。人家说什么,他就也说什么,人家理解什么,他也跟着理解什么,这是一类。 但是有的人他根本就不用跟着人家跑,他就知道我自己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像这样的人他境界肯定就高一层了。 有的人,他是学了古人的经验,就像现在很多人在提倡读经运动一样,古人把他的许多生存经验写成了书,写成了经文,你去背它。你背时间长了以后,你就形成了圣人那种行为方式,但这个行为方式毕竟是它阳性的那一面,这就和师父在这个地方讲的式,大相径庭。 从这一点上来说,一般学而知之的人,他就没办法得道。因为他的创建意识没办法溶进阴性的那一面去。从阴性的那一面,他不容易获得谷的那种效应。他没有回应,就是他虚无的一面没有精神,这个精神实际上就是圣人的,你最后就没有自己的立足点。 过去师父就把这个叫境地,境地这个东西很重要。你完全按别人的去修,到最后你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 你头脑中都是人家的思想,那个时候你根本就修不下去的,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读书读多了,经文看多了,最后他就有依赖性,信佛的人也是这样。他每天读经也好,念佛也好,烧香也好,磕头也好,搞来搞去,最后都是佛说的,菩萨说的,要他自己说呢?他说不会说。 你既然不会说,那你怎么还有自己哪?没有了。那你只能根据佛祖说的,你跟着佛祖的影子,然后再去学佛。实际上作为佛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 佛性平等,佛性既然每个人都有,那就没有分别。那么他自己如果要有创建性的话,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说自己的话,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自己修练自己的成果,最终你才能够成就真正的佛。 有的人就说,好像一个住持就能修成菩萨果位,游方的和尚就永远都沾不上边。这明显的是给人一种思维上的错觉,这种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的。 你看那个济公和尚,一辈子在灵隐寺里面,也没做过住持,他是最大的佛,最大的菩萨。当然济公式民间所造出来的一个比较好的形象,是民众对佛教组织中保守势力的一种嘲笑。你看,真正是佛的人,他是没有任何讲究的,所以说济公,他是道家人物。 问: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这句话,按大多数人的解释,是否也可以说得通? 通,肯定是说得通的。还是那一点,还是个“式”的问题,因为阳性的一面肯定有阳性的说法了。 但你要抱什么?你要抱阴性的一面。你永远不要搞忘了这个式,式是个立足点。 这个你没看清楚或者你没想过的话,最后你自己就飘逸了。那你看这个版本,人家是这么说的,那个版本又是那么说的,就像xx老师一样,他把每个版本都考证过了,考证来考证去有什么意义呢?把古人的话一看你就知道,噢,有很多字是相通的,很多意思很模糊,特别是他现在搞的一个版本,长沙的甲本吧? 很多字,意思尽管看起来相反,但是它的含义不一定相矛盾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式的原因。因为这个式里面本身有阴阳两重性,他说了阳性的,然后他也说阴性的。然后他告诉你,阳性的一面是怎么表现的,阴性的一面是你的根子,你不能把它放到旁边不管。 常人一般抱去抱来,都是抱住了阳性的东西,对阴性的他根本都不去理解。 你比方说,对于师这个问题,我们犯的错误,实际上都是这个错误。看到一个老师就盲目的崇拜,就以为能够从师傅那个地方学到一些东西。你学到学不到呢?学不到的。 当初xxx,她对x 老师非常崇拜,要不然她怎么会在她家住三个月?可以这样说,是供养了三个月。专门请个保姆去照看她。这叫贵师,他不爱其资了。 尊师不等于贵师,贵跟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过去有句话,叫做言语道断。就是你只要开口说话,道的基本性质就丧失了。靠语言解释这些问题的时候,解释不了的。像我们现在只能说是抱着学生的角度、做弟子的角度,慢慢的去想,大概有哪些观点是我自己能够认识到的。 是不是能依靠别人的意识去认识这些问题呢?不是的。我要靠自己去认识。你多几个自己去认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噢,问题不是那样。 我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所以对师的尊重要放到内心,认真地去体悟为师的隐衷。 也就是“师不为师,众人为师”。从大众和万物这些对立面中,去体察大道之为师。 同时对所有获得的任何教益,都要若即若离,不可偏爱,只可无心而应。这样,即使你心中知道很多事情和要窍了,可是你的外表仍然显得迷迷登登,谓为大智若愚,这才是修真者求师问道的玄妙之地界。谁能解否? 当年我是这样写的,我想这句话拿到现在来说,也能解答您的问题。 《道德经 》大家要学、要看、要听,大家还是要自己动动脑筋。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的实践一定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实践基础实际上就是你信息量多和寡的问题。 如果你信息量很多的话,你就可以从信息量中比较出来师父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你的信息量太寡了,或者你太执着了,你执着于一个想法,你就很难以知道老子本来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换一个角度呢?就是上一章讲的最后一个道理,你颠倒总是有好结果的。为什么有好结果呢?最起码有一个新品种产生。 所以说任何事情他都是矛盾,又统一,人修炼 无非就是利用这个矛盾和统一,找到它的共性,然后去张扬它的个性那才行。 你没找到共性,你盲目地去张扬个性,到最后,你就被自己的个性所限制。而且你自己甚至把自己扼杀了,你还不知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德经》

刍狗的由来

不必说,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想必都听过。
但理解它,却不是很容易。需要先从刍狗下手。

刍狗,就是祭祀用的草编的狗,刍读chu二声而非zou。“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我们看汉、魏、晋文献中的记载,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齐俗篇》说刍狗和土龙刚刚做好的时候,用青黄色来文饰,蒙上绮绣,缠着红线,尸祝穿着纯黑色的祭服,大夫戴着礼帽来迎送它们。等到用完之后,土龙不过成了一堆土壤,刍狗不过成了一堆草芥罢了,有谁看重它们呢?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有了刍狗的基础,于是整理出三种对老子言的理解,如下:

1)天道任自然而已,并不加惠于物。而万物各自有所用。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
2)天地滋养着万物,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不求万物用草扎成的狗来表示祭拜他。所以天地不言仁,不争仁,滋养着万物,不求万物回报他。人也应该有此仁。
3)天地之间找不到仁,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的狗。圣人也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刍狗。所以,后面“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听多了仁的说法,不如心中守仁。

其实理解的关键在于“刍狗”的词性。如果是中性词使用,那就是一个祭祀用的物品,和土龙一样。那就是天地和圣人都不要求仁厚。
如果是按贬义来使用,那就是第三种理解,有悲观和绝望的成分。而如果“刍狗”是一种比喻手法时,就是万法自然的取义了。
本人倾向于第二种,因为,老子习惯于“名词动用”,你一定听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此处的不德,是指不要求德行(动词),于是推论,天地和圣人的不仁就是不要求仁的行为。

道可道,非常道

老子的这六个字,想传达什么?我大胆的扯一下。
首先,它表达了,实践。因为道的部首是走。行走中悟,即是道。事实上,这已经足够,不必多言了。
任你大道无形,随你百般变化。非常道,此时就是指:不是永远不变的。
其次,它让大家意识到,道即变化和其中规律,注重规律,以及规律的规律,以及那些无法言语的规律。总结出来的规律的规律,才是不普通的道。此为“非常道”的第二个变种理解。
最后就是,还有四种字面上的硬解析了。百度转载而来。再加上,名可名,非常名的后半句。
(1):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但并非是唯一不变的道路;真正的名声是可以去求得的,但并非一般人一直追求的名声。
(2):道是可以被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却不是永恒的道,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同于本人归结的上面的实践要求
(3):道本身也是遵循着一定的“道”,但这个“道”并不是平时可以观测到的最基本的道,虽然对这个“道”也确实存在着,但不是以现有的道的维度所能解释的。——-让人们容易走火入魔
(4):道是道,不是道也是道。名是名,不是名也是名。两者同出,异名同谓。———得道即可得名,得名自然得道
惭愧仅扯出6条不同的分支,聪慧的人,估计36个心得都不在话下。老子,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