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神占断法

基础概念

日建,日辰

是指日柱的地支

月建,月令

是指月柱的地支。具体看:

月建是跟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中,有节、气之分,从第一个节气开始数,逢单为节,逢双为气,合称节气。一个节,从 “节”的那一天开始,到下一个“节”开始之前结束。

月建又称月令,它是指当前的所属节气中“节”,也是干支月中的地支。

一年之中,立春为寅月开始,其它月份依次顺排:

立春建寅、惊蛰建卯、清明建辰、立夏建巳、芒种建午、小暑建未、立秋建申、白露建酉、寒露建戌、立冬建亥、大雪建子、小寒建丑。

爻之衰弱者,月建能生、合、拱、扶此爻,衰而亦旺;爻之强旺者,月建能冲、破、刑、克此爻,旺而亦衰;变爻克制动爻时,月建能克制变爻;动爻克制静爻时,月建能克制动爻;用神伏藏,被飞神压住时,月建能冲克飞神,生助伏神而使伏神有用。

旬空

轮空的地支。因为10天干对12地支的缘故。60中以甲开头的数据只有6个。所以,对照下表即可知晓当日所在哪个旬并且哪两个地支为旬空。举一反三,月和年亦然。

用左手掌计算技巧。 

在掌中先定位当天地支,再以此起点的天干往后数至癸。后面的两位则是当旬的旬空,同理可以反推到所在是什么旬。

月破

而月建中的月中,会出现和月建相作用的爻。简单来说,月建冲之,即为月破。

即出现旺相,衰相,如下图。

旺相

衰相

破亦是如此,墓绝也同理。

下图是克或冲的关系。

月合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SE6EE7705560V18.html

同路人

https://gitee.com/6tail

地支三合诀

申、子、辰合化水局,水长生于申,旺于子,墓于辰,故申子辰合水局。

亥、卯、未合化木局,木长生于亥,旺于卯,墓于未,故亥卯未合木局。

寅、午、戌合化火局,火长生于寅,旺于午,墓于戌,故寅午戌合火局。

巳、酉、丑合化金局,金长生于巳,旺于酉,墓于丑,故巳酉丑合金局。

地支三会诀

寅卯辰三会木局,巳午未三会火局,申酉戌三会金局,亥子丑三会水局

三会局的能量超过三合局。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区别。

卦三合的例子就是两个动夹一个世。

月的旺相休囚

用气显旺是需要旁引的:“水爻气在丑月,木爻气在辰月,火爻气在未月,金爻气在戌月,得气而尚有余力,当有助时,则不属休囚”。

日的生旺墓绝

服从于卦理,即墓绝有假,当回头生,冲之时,都不论墓绝。

土较为特殊,但个人总结:申,未,辰,巳

地支四绝:土、子绝于巳,酉绝于寅,午绝于亥,卯绝于申。依然采用,爻旺者附旺,衰败者附衰。略同于月气。

土爻虽绝于巳,必须是“休、囚”无气,又逢巳日者谓之“绝”。若土爻旺相或的日月动爻生扶,或动爻化巳火,巳火反能生土,此时论“生”不论“绝”。土墓于辰。从这一点看,土和水的墓绝是相同的。

装卦

得卦后,世应,原卦,之卦便已经了然。已经可以宏观上解卦。但要进一步解卦或者更准确点,就要上一点技术含量了。

每一卦有六爻,而每一爻会装配上六亲或六神之一,每一卦有六爻,而每一爻会装配上固定的六亲或随机的六神。因为六神的装配不是随卦固定的。所以,要找对用神才是解卦准确的前提。

定卦宫

分宫配完六亲卦图: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1113/20/68348173_945695324.shtml

配干支

天干

地支

注意随便就要把五行装配好。后面装六亲时即要用。

因为,各爻的地支固定,所以,下卦与上卦的爻位对应就会出现冲与合的情况。所以,六冲和六合的卦也就相应出现了。

纯卦加上天雷无妄,火天大有即是六冲。六合为:豫,节,复,困,贲,否,旅,泰

配六亲

每一卦有六爻,而每一爻会装配上六亲之一。

先配亲,宫生克。

后配神,日神初。

因为五行定出的六亲,所以一定会有一个爻会重复。这时就要分辨哪个用神最适合当年解卦使用。

注意并非从上爻开始配,因为,由地支定六爻的五行已经完成了。所以,这里,要先定“我”,后“兄弟”,然后由五行生克来推出六神生克和映射。找到卦宫的五行属性才能定“我”。配上第一个,后面按如图规律来。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50719/?spm_id_from=333.976.0.0

配六神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勾陈,螣蛇。

映射关系表

六神名称
2,相生的次序
1,起卦的日柱
六神的位置
青龙
甲乙
东方
朱雀
丙丁
南方
勾陈
螣蛇
中,东南,西北
白虎
庚辛
西方
玄武
壬癸
北方

如果起卦之时的日柱是庚申日时,庚就是映射白虎,所以初爻即装配成白虎。

配上第一个,后面按相生规律来。

配世应

此为固定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6f5c1119a9d90bdf3ecdf13e1a7b1b9d744ac80e.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1ef482f5ce24ff4f763a063390d2cc9200aa7a56.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cde0a8da709276dd65c4ee8fa20811d8dd300b38.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12015afa109a063ee709f44e7d0f78909efab2c3.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0db74c98b9da80017048aa87076e3f26c5acf1e1.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792b5c2277b5f9206fd8ca81f398b82e1d141b59.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324c6fbd0eb7623c1f6a00b8c9a2f0787419063b.png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ea2fd12bad1c8dff023ca8b648e3893566f6df7a.png

占问与自身相关的事情,必须同时分析世爻与用神两个爻,因为问自身事,用神之旺衰将代表着事情成败的趋势,而世爻之旺衰则意味着事情对自己的利弊损益,这点无论古今各派六爻理论都很清晰。但对于彼此间的主次与轻重关系,则各论大异,只以世爻为分析中心而忽略用神有之;只以用神为分析中心而忽略世爻的也有之;把世爻与用神放在同等地位分析的亦有之。然而,持有以上理论观点的都不应是古筮传统六爻理论,真正的古筮六爻理论,用神与世爻的关系是:以“用神为主导核心、以世爻为分析基点”的两者有机结合与相互依存,即用神与世爻是中心与基点的干支关系。

断卦维度

易经卦理

根据卦辞和爻辞来初步断。参考原卦,互卦,之卦,错卦,覆卦等。揣摩卦理。

梅花易数

这是又一套来自上古的分支,这里引用了体和用的概念,上下两卦,不动的为体,含有动爻的即为用卦。但在这个分支中,动爻数量仅被限制为一个。无论是年月起卦还是数字起卦时,一般除6取余,只是一个爻动,从初向上数。日月起卦时注意月和日是指农历,日是有两种,用地支或者用具体的日数。且正月起为1。

占卦人称问题

自占卦与代占卦

  自占卦:自己起占卜意念,并且占问自己事情的卦象。

  代占卦:占者起占卜意念,占问其他人情况的卦象。

  自占卦取用神按自身事情进行分类取用,如占事业,以官鬼为用;占求财,以妻财为用。代占卦取用神则以代表所占之人的爻取用,如占父母事,以父母为用;占领导事,以官鬼为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问卦意念是谁的,就以谁为核心占卜,不管是自占或是代问。包括别人想问卦,让无自身占卜意念的其他人摇卦,虽然是他人摇卦,也相当于问卦人占卜。

  代占分主动性代占与被动性代占。主动性代占,是摇卦者受自身主动的意念驱使而占问他人之事,如想占问父母的身体健康、或问妻儿的工作学习、或占同事领导的事端变化等,此类由于自身主动性意念产生的代占,不管问代占之人何事,均统取代占之人为用神。被动性代占,是摇卦者本身并没有主动性的意念与想法,而是因受别人指使或遵循别人的思路问占。虽自己是摇卦者,但意念还是别人的意念,只是借你的手摇卦罢了,应视同于提议者自占自摇。

六爻用神

取对用神是断卦准之关键。

规则:有动取动,无动取世应位置的。

结构性断卦层次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741162651390312972

用神综合分析:

父母爻:生助我者父母。即一切庇护我身之人与物,以卦中父母爻为用神。

1、 父母、伯、叔、姑、姨、义父母、师父,心目中的长辈、老人。

2、 占老师、师傅、公司老板、大股东、靠山、仆占主人。

3、 占城市、土地、房屋、车船、衣服、雨具、布匹、电话、床柜、物件。

4、 占考试、资格、文书、契约、投稿、票据、证件、合同、帐目。

5、 占学校、单位、工程、项目、投标、事件;占天气则指下雨。

官鬼爻:约制我者官鬼。即一切拘束与约制我身者,以卦中官鬼爻为用神。

1、占丈夫、未婚夫、情夫、男友、上司、领导、祈求之贵人、男人。

2、占功名、事业、荣誉、成就、工作、职位、学科、专业、官府、公证、诉讼。

3、占鬼神、贼盗、邪崇、敌国、敌对方。占天气则指乌云、雷电;占病代表疾病。

4、心态之占:代表忧虑、担心、祸患、虚假、不利、不如愿、厌恶、冷门。

兄弟爻:同类者兄弟,即一切与我同类者,以卦中兄弟爻为用神。

1、 占兄弟、姐妹、知己、同辈同性亲属、结拜兄弟。

2、 占深交同事、同学、同门、同僚、朋友。占天气则指风。

兄弟属自身的同类元素,见我则欺,见财则夺;兄弟同时也是被官鬼欺压的角色。所以占财物寓意破财、占谋事寓意阻碍、占感情寓意竞争、占事业寓意受制、占仕途寓意被裁。

妻财爻:占妻财类,即一切归属我所占有或控制者,以卦中妻财爻为用神。

1、 占妻妾、情妇、女友、婢女、仆役、员工、女人。

2、 占求财、货财、珠宝、买卖、生意、激进型投资;占天气则指晴朗多云。

3、所有套现行为:回收资本、卖房子、出租房子、卖股票、股权出让。

子孙爻:占子孙类,以卦中子孙爻为用神。

1、 占儿孙、占子女、女婿、侄甥、门生、徒弟、下属、晚辈、孩子。

2、 占忠臣、良将、医生、药物、僧道、兵卒、警察、神佛。

3、占娱乐、游玩、度假、假期、防范、辞职、保守型投资。

4、 占动物、六畜、禽兽;占天气则指阳光灿烂、万里晴空。

5、 心态之占:代表放心、平安、解忧、喜好、如愿、真实、无碍、热门。

自占生病用子孙。若此前提下,用持世且空亡,则说明短期内无大事。

子孙为福德之神、制鬼之神。诸事见之为喜,唯独占仕途功名,寓意不利与辞退。

世爻:凡占与自身祸福安危密切相关的,以世爻为用神。如占疾病、占寿元、占对自身利弊、占一般性质的出行等等。

应爻:凡不属上述具体对象范围的他人他事,统以卦中应爻为用神。

1、占他人、陌生人、没交往的同僚、对方、医占病人、一般友人。

2、占竞赛角逐、两者发展、相互合作、相互关系、一般事件。

3、占与某特定对象相关的事宜,应爻可以作为某特定对象的身份信息。

仅属于资格类的考试。自占考学取父母爻用神。而自占功名,官鬼爻为用神。

优先事件取用神,若用神多现,但与世应不相关,也不动时,就要观测是否与日月的破建相异。有关联则要选用。

若关联世应,首先优先取世、应位置上有的用神备选爻为用神;若世应位置上都有用神的,且不动时,看自占还是他占(自己取世,他人取用)。按有动取动原则再细加筛选。如果都动,可以都用,分个先后。

在无用而有伏时,要看是否有动,动则不看伏。但不动时,看月令有同频的五行属性时,以月令为用神。当月令不帮,只好用伏了。又无伏时,最后用世应。再看是自己占卜还是别人,自己取世,他人取用。

心态卦的应用范围。子孙旺动往往代表了自己如愿的趋势,而官鬼旺动则代表自己厌恶的趋势即将发生。

吉凶定性

动卦的判断

断卦是一种宏观上多个爻之间的力的关系。注意,引入物理概念并非无凭据。最新的量子力学,也接近玄学了。意念本身体就是有力的。你睁开眼看万相,你心里想着一个念,都不成空,而化成力。所以,爻间的对决,结果就凶或吉。没有中间状态。

上一步的用神确定后,论吉凶就有了靶位。这样看力的作用即可。

摘录古论如下:

作用力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1)卦中的月令(也称月建),能同时影响卦中所有爻的旺衰,生克冲合卦中的爻。

(2)卦中的日令(也称日建),能同时影响卦中所有爻的旺衰,生克冲合卦中的爻。

(3)卦中的动爻,能生克冲合卦中的爻。而卦中静爻即使旺相,它也没有生克他爻的功能(静卦除外)。

(4)爻自己发动,而变化出来的变爻,能回头生、克、墓变出它的本位爻。要注意的是,卦理上变爻除了可以回头作用本位爻之外,无论什么条件下,都不能跨越作用其他的动爻或静爻,这是应用在吉凶判断层面的基本卦理。 上四点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即月日动变。注意力的优先级是这样,但是重要的参考的优先级是相反的。个人总结。变动日月才是正顺序。动时不破就是此理。

古书有曰:“以上四处,若得全来生合用神者,诸占全吉;三处生、一处克,亦以吉断;两处克、两处生者,须看旺衰;生用之神旺相者,则以吉断,克用神之神旺相者,则作凶推;倘三处克、一处生,若得相生之爻旺相者,亦可谓之克处逢生,凶中得解;若值休囚者,有生之名,无生之实,与四处俱来克者同断,诸占大凶”。意即通过旺衰的绝对数量对比,来综合衡量爻的总体旺衰程度,作为吉凶判断核心依据。此论作为传统六爻吉凶判断的思维大纲,千百年来一直被沿用至今,成为最主流的断卦程序思维。

趋旺的动变组合

1)动爻生用,世生用

2)动变组合形成三合来生

3)爻动变回头生

4)爻动化进神

5)爻动变出临日月之爻,合月之爻,且变爻不产生回头的生克墓。

趋衰的动变组合

1)爻被有用动爻相克。

2)爻被动变组合形成三合局来克。

3)爻动变回头相克。

4)爻动化退神。

5)爻动而化绝,且不存在回头生,冲。

6)爻动而化破,且不产生回头生克墓。注意,用而化破直凶,但世而化破属于假破。

左右摇摆的动变组合:

所以我们经常运用的爻之生克现象,属于爻的卦理属性,当动爻完全不再作用(生、克、冲、合、墓)世爻或用神的时候,动爻本身的天性———“冲合墓”的自然属性功能就开始无限扩大,“冲合墓”的作用不再局限于世爻与用神,而是针对卦中所有的爻,可冲起或冲破静爻,可趋合与动墓他爻,而不用再理会此爻到底是不是世爻或用神,动爻试图通过作用这些爻,从而达到间接性地对用神与世爻产生作用之目的,继而预兆卦象的吉凶趋势。

1,静爻被有用动爻所冲,但不相克。旺相则冲起,弱相则衰凶。

2,静爻被有用动爻所趋合:

如辰土发动生合酉金、亥水发动生合寅木、午火发动生合未土等,吉凶层面则只能论相生不能论相合;同理丑土发动克合子水、卯木发动克合戌土、巳火发动克合申金之类,于吉凶判断层面,也只能论动克而不能论相合。

3,第一逻辑相生克外,静爻被有用动爻所墓,也称之为动墓。若静有用旺是假墓,静有用衰则是真墓而衰。

旺相静爻不受冲则无用,冲则暗动,冲分两种,日令冲和动爻冲。否则,多衰之静也无用。

注意上面的静爻是指世或用,而在无动爻的静卦中,冲空静爻也会暗动,视为动爻了,旬空并且日冲两条件。

注意:化退之动,回头克之动,动破,动绝,都无法再影响他静,也就是世用。动绝要在生克之外。动而化墓并不影响动爻对静爻的作用力。即是有用之动。

吉利卦局:

世用受生局

用神生世局

用旺世兴局

凶兆卦局:

用神衰败局

世爻受伤局

世用受克局

用旺世衰局

用神克世局

静卦的判断

自占前提下:

第一维度,看持世的情况。用神持吉,忌神持凶,但求财,医药,行人,忧患这四类占,忌神持世又遭遇日月破,则由凶转吉。

第二维度,有根和逢破(日月)会影响第一维度的吉和凶。

第三维度,用神生世,平相用神也可为吉。占行旅之人归的情景,用神克世为速归,占求财,财用克旺世则为吉。原理是财克身强是好事。

第四维度,日月影响下的旺衰。暗动(旺相日月冲,冲空)

他人代占前提时:只用三,四维。

问长事静卦时,元,用,忌的暗动要重视,其它暗动则忽略。而短事时,暗动地位上升,高于忌神持世。

自占

世化用忌法(前提是用或忌不能生克世爻)

用神持世变出仇神,是先吉后凶

忌神持世变出用神,是先凶后吉

他占

用忌互化法(用变忌,忌变用,用变仇,仇变用四种情况为凶)

化鬼前提有二:

1)官鬼作为官用时,化成官鬼是化用了,为吉。

2)不发生生克时,如父母爻用神化出官鬼元神回头生,则是吉兆是化官。

此外,就是凶险的:用鬼互化,世鬼互化

世旺,用变合,吉

用旺,世变合,应变合,吉

世不动,用动变与世冲,凶

用不动,世动变与用冲,凶

用不动,应动变与用冲,凶

应期

根据日的天支考量

定性后,吉卦有吉应,凶卦有凶应。凶应是注意与应期的冲年,冲月,冲日。

层次理论基础

四层次爻理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RTHHDU105560M1V.html

月建的影响

https://www.toutiao.com/video/7289998500824252943/?channel=&source=search_tab

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6699616039765803534/?channel=&source=search_tab

天纪56节

脸对自己,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左上腾蛇,右上勾陈

朱辰彬的《古筮真诠》在线版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9619134/?spm_id_from=333.976.0.0

https://space.bilibili.com/518054497?spm_id_from=333.976.0.0

可下载版本

blog.songdaliang.com

高人断卦总结,有益参考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12722918/

古论摘录

两纯看卦宫的五行

旺时用逢空凶,用神轮值后吉。

衰时用神空伏,机会全无。但占病除外。

忌出空吉。

用神生世吉,世化用吉

用旺世衰不成事

用旺世兴的成事吉卦

动不为真空,动不为真破,用神动而化破基本上属于凶兆定性,世爻动化破要看变出的六亲。

《增》书,有言曰:“用克世勿作凶看者,余之得验者,如占求财,财爻克世者必得;占行人,用神克世者即归克世速至;占医药,子孙克世者即愈。外此数占,俱不宜用神而克世也,包括世生成,用再回头克”同时心态卦前提下,子孙动克官鬼世,即使是世生用,用再回头克,亦是吉兆。

即合又克时,看有无生扶,有时合建,无则论克

日建旺爻只看建合生扶,不看爻克日和爻生日,因为都是平相不显旺衰。爻被日令克显衰相.

同上:日月可以实实在在地克伤卦中之爻,而爻克日令则为平相,爻因此还不显旺衰,只具相克的虚名,但爻克月令就不只是徒具虚名那么简单了,那是与月令作对,露出休囚衰败之相了。

用气显旺是需要引的:“水爻气在丑月,木爻气在辰月,火爻气在未月,金爻气在戌月,得气而尚有余力,不属休囚”。

“短事日转月不转;常事月转日不转;长事日月皆不转、只有太岁动”。往往时间跨度在一个月内的事称为短事;时间跨度在一年内的事称为常事;时间跨度在一年以上的事称为长事。

静爻而旺相则不绊,即日合,而日合旺力大于月克。此谓,日月组合。

古论有“动重静轻、重内轻外”的卦断法则。

动冲则摇摆,动冲克则必凶。

趋合,只是发动爻作用静世用时,动生合只论生,动克(回头生)合静世用时,要论静世用是否显旺,足不稳则显衰。

python实现下的四柱八字

计算八字的算法研究

本文用python的代码实现了计算八字,这是自己开发的,开放出来供大家研究学习。
以下也是基于jupyter notebook导出的,所以,保持原样,可读性更高。如果不是技术开发人员阅读可能会有些障碍,不过,那就pass掉代码块就行了。
首先,要想算出准备八字,就要搞清楚临界点的问题。比如,2024年是甲辰,但当输入2024.1.1时,输出却变成了“癸卯甲子甲子甲子”。这是为什么,因为,目前农历(阴历)还未过2023年。所以,在计算时要先把年从阳历转成阴历。
所以,先从这个小算法开始。

from lunardate import LunarDate
from datetime import datetime
def convert_solar_to_lunar(year, month, day):
    solar_date = datetime(year, month, day)
    lunar_date = LunarDate.fromSolarDate(solar_date.year, solar_date.month, solar_date.day)
    return lunar_date
solar_year = 2024
solar_month = 1
solar_day = 1
lunar_date = convert_solar_to_lunar(solar_year, solar_month, solar_day)
print(f"阳历 {solar_year}-{solar_month:02d}-{solar_day:02d} 对应的农历是 {lunar_date.year}年{lunar_date.month}月{lunar_date.day}日")

阳历 2024-01-01 对应的农历是 2023年11月20日

def get_bazi(year, month, day, birth):
    # 首先要年转成阴历,并且只在计算年柱时用阴历
    lunar_date = convert_solar_to_lunar(year, month, day)
    only4y = lunar_date.year
    
    # 计算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年柱
    year柱子 = get_year_column(only4y)
    # 计算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月柱
    month柱子 = get_mon_column(year, month)
    # 计算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日柱
    day柱子 = get_day_column(year, month, day,birth)
    # 计算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时柱
    time柱子 = get_time_column(year, month, day, birth)
    return year柱子 + month柱子 + day柱子 + time柱子
def get_year_column_1(year):
    #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天干
    tiangan = [ "庚", "辛", "壬", "癸","甲", "乙", "丙", "丁", "戊", "己"]
    # 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地支
    dizhi = ["申", "酉", "戌", "亥","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 计算天干
    tiangan_index = year % 10
    tiangan = tiangan[tiangan_index]
    # 计算地支
    dizhi_index = year % 12
    dizhi = dizhi[dizhi_index]
    return f"{tiangan}{dizhi}"
def get_year_column(year):
    # 计算天干
    tiangan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计算地支
    dizhi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计算天干
    tiangan_index = (year - 4) % 10
    tiangan = tiangan[tiangan_index]
    # 计算地支
    dizhi_index = (year - 4) % 12
    dizhi = dizhi[dizhi_index]
    
    return f"{tiangan}{dizhi}"
def get_mon_column(year, month):
    # 计算天干
    tiangan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计算地支
    dizhi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计算天干
    tiangan_index = (year - 4) % 10
    midMonth = tiangan_index * 2 + month
    midMonth = midMonth % 10
    
    # 平闰年校验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 print(year, '是闰年')
        if month == 1 or month == 2:
            midMonth = midMonth - 1
            month = month - 1
    tiangan = tiangan[midMonth]
    dizhi = dizhi[month]
    return f"{tiangan}{dizhi}"
def get_day_column(year, month, day, birthtime):
    # 查表
    # 创建一个空字典
    calendar = {}
    # 填充数据
    calendar[1] = "甲子"
    calendar[2] = "乙丑"
    calendar[3] = "丙寅"
    calendar[4] = "丁卯"
    calendar[5] = "戊辰"
    calendar[6] = "己巳"
    calendar[7] = "庚午"
    calendar[8] = "辛未"
    calendar[9] = "壬申"
    calendar[10] = "癸酉"
    calendar[11] = "甲戌"
    calendar[12] = "乙亥"
    calendar[13] = "丙子"
    calendar[14] = "丁丑"
    calendar[15] = "戊寅"
    calendar[16] = "己卯"
    calendar[17] = "庚辰"
    calendar[18] = "辛巳"
    calendar[19] = "壬午"
    calendar[20] = "癸未"
    calendar[21] = "甲申"
    calendar[22] = "乙酉"
    calendar[23] = "丙戌"
    calendar[24] = "丁亥"
    calendar[25] = "戊子"
    calendar[26] = "己丑"
    calendar[27] = "庚寅"
    calendar[28] = "辛卯"
    calendar[29] = "壬辰"
    calendar[30] = "癸巳"
    calendar[31] = "甲午"
    calendar[32] = "乙未"
    calendar[33] = "丙申"
    calendar[34] = "丁酉"
    calendar[35] = "戊戌"
    calendar[36] = "己亥"
    calendar[37] = "庚子"
    calendar[38] = "辛丑"
    calendar[39] = "壬寅"
    calendar[40] = "癸卯"
    calendar[41] = "甲辰"
    calendar[42] = "乙巳"
    calendar[43] = "丙午"
    calendar[44] = "丁未"
    calendar[45] = "戊申"
    calendar[46] = "己酉"
    calendar[47] = "庚戌"
    calendar[48] = "辛亥"
    calendar[49] = "壬子"
    calendar[50] = "癸丑"
    calendar[51] = "甲寅"
    calendar[52] = "乙卯"
    calendar[53] = "丙辰"
    calendar[54] = "丁巳"
    calendar[55] = "戊午"
    calendar[56] = "己未"
    calendar[57] = "庚申"
    calendar[58] = "辛酉"
    calendar[59] = "壬戌"
    calendar[60] = "癸亥"
    dicf2 = {}
    dicf2[18] = 25
    dicf2[19] = 9
    dicf2[20] = 54
    dicf2[21] = 39
    dicmon = {}
    dicmon[1]=1
    dicmon[4]=1
    dicmon[5]=1
    dicmon[3]=0
    dicmon[2]=2
    dicmon[6]=2
    dicmon[7]=2
    dicmon[8]=3
    dicmon[9]=4
    dicmon[10]=4
    dicmon[11]=5
    dicmon[12]=5
    yearfront2 = int(str(year)[:2])
    yearlast2 = int(str(year)[-2:])
    isdoublemonth = 30 if month % 2 == 0 else 0
    # (month/2==0)?0:30
    # 主公式
    ret = yearlast2 * 5 + int(yearlast2/4) + dicf2[yearfront2] + day + isdoublemonth + dicmon[month]
    # 平闰年校验
    if year % 4 == 0 and year % 100 != 0 or year % 400 == 0:
        # print(year, '是闰年')
        if month == 1 or month == 2:
            ret = ret - 1
    # else:
        # print(year, '是平年')
    retindex, retyu = divide_remainder(ret, 60)
    if retyu:
        retindex = retyu
    # 计算天干
    # tiangan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计算地支
    # dizhi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 计算天干
    # tiangan_index = (year - 4) % 10
    # tiangan = tiangan[tiangan_index]
    # 计算地支
    # dizhi_index = (year - 4) % 12
    # dizhi = dizhi[dizhi_index]
    day柱子 = calendar[retindex]
    return f"{day柱子}"
def divide_remainder(num, divisor):
    # 使用 divmod 方法获取整除结果和取余结果
    result, remainder = divmod(num, divisor)
    if remainder:
        return result, remainder
    else:
        return result
def get_time_column(year, month, day, birth):
    # 计算天干
    tiangan =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 计算地支
    dizhi =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hour = None
    # if birth >= 100:
    hour = birth / 100
    # else:
    #     return
    
    if hour > 24:
        return
    # 时地支
    时辰 = None
    if hour < 1:
        时辰 = "子"
        hour_old = 1
    elif hour < 3:
        时辰 = "丑"
        hour_old = 2
    elif hour < 5:
        时辰 = "寅"
        hour_old = 3
    elif hour < 7:
        时辰 = "卯"
        hour_old = 4
    elif hour < 9:
        时辰 = "辰"
        hour_old = 5
    elif hour < 11:
        时辰 = "巳"
        hour_old = 6
    elif hour < 13:
        时辰 = "午"
        hour_old = 7
    elif hour < 15:
        时辰 = "未"
        hour_old = 8
    elif hour < 17:
        时辰 = "申"
        hour_old = 9
    elif hour < 19:
        时辰 = "酉"
        hour_old = 10
    elif hour < 21:
        时辰 = "戌"
        hour_old = 11
    else:
        时辰 = "亥"
        hour_old = 12
    # print(时辰)
    # 时天干
    day_tg = get_day_column(year, month, day, birth)[0]
    hour_tg = None
    if day_tg == '甲' or day_tg == '己':
        hour_index, yu = divide_remainder(hour_old, 10)
        if yu:
            hour_index = yu
        # print(hour_index)
        hour_tg = tiangan[hour_index - 1]
    if day_tg == '乙' or day_tg == '庚':
        hour_index, yu = divide_remainder(hour_old, 10)
        if yu:
            hour_index = yu
        hour_tg =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hour_index - 1]
    if day_tg == '丙' or day_tg == '辛':
        hour_index, yu = divide_remainder(hour_old, 10)
        if yu:
            hour_index = yu
        hour_tg =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hour_index - 1]
    if day_tg == '丁' or day_tg == '壬':
        hour_index, yu = divide_remainder(hour_old, 10)
        if yu:
            hour_index = yu
        hour_tg =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hour_index - 1]
    if day_tg == '戊' or day_tg == '癸':
        hour_index, yu = divide_remainder(hour_old, 10)
        if yu:
            hour_index = yu
        hour_tg =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hour_index - 1]
    # 计算天干
    tiangan_index = (year - 4) % 10
    tiangan = tiangan[tiangan_index]
    # 计算地支
    dizhi_index = (year - 4) % 12
    dizhi = dizhi[dizhi_index]
    return f"{hour_tg}{时辰}"
print(get_bazi(1980,10,23,2230))

庚申丙戌己巳乙亥

print(get_bazi(2011,4,12,1508))

辛卯壬辰丁酉戊申

print(get_bazi(2024,1,1,0))

癸卯甲子甲子甲子
* * *
### 加入五行映射的算法

def handlwuxingbybazhi(bz):
    print("八字:"+bz+"\n")
    
    ret1 = None
    tgls = {}
    tgls['甲']="阳木"
    tgls['乙']="阴木"
    tgls['丙']="阳火"
    tgls['丁']="阴火"
    tgls['戊']="阳土"
    tgls['己']="阴土"
    tgls['庚']="阳金"
    tgls['辛']="阴金"
    tgls['壬']="阳水"
    tgls['癸']="阴水"
    
    
    dzls = {}
    dzls['子']="阳水"
    dzls['丑']="阴土"
    dzls['寅']="阳木"
    dzls['卯']="阴水"
    dzls['辰']="阳土"
    dzls['巳']="阴火"
    dzls['午']="阳火"
    dzls['未']="阴土"
    dzls['申']="阳金"
    dzls['酉']="阴金"
    dzls['戌']="阳土"
    dzls['亥']="阴水"
        
    
    ret1 = tgls[bz[0]]+","+dzls[bz[1]]+","+tgls[bz[2]]+","+dzls[bz[3]]+","+tgls[bz[4]]+","+dzls[bz[5]]+","+tgls[bz[6]]+","+dzls[bz[7]]
    os = set()
    os.add(tgls[bz[0]][1])
    os.add(dzls[bz[1]][1])
    os.add(tgls[bz[2]][1])
    os.add(dzls[bz[3]][1])
    os.add(tgls[bz[4]][1])
    os.add(dzls[bz[5]][1])
    os.add(tgls[bz[6]][1])
    os.add(dzls[bz[7]][1])
    
    aa=["金","木","水","火","土"]
    for i in os:
        aa.remove(i)
    
    print("五行:"+tgls[bz[4]][1]+"命")
    print("五行缺:")
        
    print(aa)
    return f"{ret1}"

应用示例

print(handlwuxingbybazhi(get_bazi(2017,2,6,1130)))

八字:丁酉壬寅甲子庚午
    
    五行:木命
    五行缺:
    [‘土’]
    阴火,阴金,阳水,阳木,阳木,阳水,阳金,阳火

print(get_bazi(2024,1,1,0))

癸卯甲子甲子甲子



	

焦虑与佛学

佛教的主要历史大事包括:释迦牟尼佛出家修行并创建了佛教(约公元前563年至公元前481年);佛教传入中国(约公元前2世纪);西汉阐扬佛教(约公元1世纪至公元2世纪);秦汉皇帝大力推行佛教(约公元2世纪至公元3世纪);中国佛教的盛行以及其他民间宗教的流行(从公元4世纪至8世纪);唐朝佛教盛行(约公元618年至907年);宋元明佛教朝代(约公元960年至1911年);现代佛教(20世纪至今)等等。

当今,佛教的主要分支有四大宗派,分别是:大乘佛教南传派、大乘佛教北传派、小乘佛教律宗和无上乘佛教禅宗。

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它认为所有的焦虑和烦恼都是由于人们对不能彻底满足自己欲望和期望而产生的。也就是说,人们期待他们所想要的东西能够给予无尽的快乐,但实际上,他们并不能永远满足,这就导致了一种恒久的焦虑感。

佛教中的戒律和修行可以帮助中年人减轻焦虑,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清楚地识别自己的感情,从而让他们明白哪些欲望是合理的,哪些欲望是不合理的,这有助于他们减轻焦虑的压力。此外,佛教的修行也可以帮助中年人发现他们的内在精神力量,并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获得内心的安宁。

佛学认为,焦虑是由于人们对不能彻底满足自己欲望和期望而产生的。焦虑有时会让人们感到绝望,使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导致行为的失控。

佛学的基本信念之一是实现觉悟,即找到内心的安宁。为此,佛学提供了诸多修行来帮助修行者进行内心研究,以及运用正念来减轻焦虑。正念是佛学中一种自我支持的健康思维方式,它鼓励修行者审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增强自己对自己情绪的控制。

佛教指导中年人要认识自己和改善自我。它敦促中年人要能够把握人生的意义,改善家庭关系,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寻求内在的心理安宁,知晓自己的价值,以及研究古老的佛教经典等。这些指导都可以帮助中年人平衡生活,改善思想,解决问题,增强自我意识,提升精神和认知能力,从而使他们度过自己的中年,并走向一种更加心安理得的生活方式。

一些典型的佛教谒句包括:“一切都会自动消逝,不要纠缠不放”,“要保持愉悦的心,不要攀比”,“生死不重要,必须放下”,“要找到内在的宁静,不要让外界的因素影响你”,“不要为物质束缚你的心”,“放弃你的欲望,正念安宁”,“根据现实而行,不要期望太多”等等。

城市人修行佛法,可以选择阅读以下佛经:《释迦牟尼佛教义》,《阿弥陀经》,《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法华经》,《波斯匝经》,《钦陀经》,《道德经》,《心经》,《华严经》,《维摩诘经》等。这些经典可以帮助城市人掌握佛法的核心精髓,并从中找到内在的宁静。

当然,上面部分经书是非都是佛教范畴了。例如,《道德经》就是道家的名著。

佛教规定戒律旨在保护其信徒,使他们可以有个安全和有序的环境来修行佛法。主要的戒律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淫乱、不饮酒、不烟酒、不抽烟、不吃肉、不毁坏物品等。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戒律,比如,不吃宵夜、不住宿酒店、不使用毒品等。

贪、嗔、痴是佛教中对人的道德行为的三恶趣的术语,它指的是满足贪欲,容易发怒,犯愚昧。贪嗔痴是一种负面的情感思维,它们会让人沉溺于无限的贪欲,嗔恨,和无知中,而没有关注更高层次的生活,灵魂升华和道德行为。

1、立志修炼:要清醒地认识自己的贪嗔痴,看清自己的脆弱,改变自己的贪嗔痴,立志要改变自己,开始慢慢走出贪嗔痴的迷雾,开启新的心灵空间。

2、自律自省:要在每天的生活中做好自律,明确自己的原则,严格要求自己,定期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反思,不断去消除贪嗔痴的情绪。

3、放下自我:要放下自我,不去强求,舍弃多余的执着,是自己平和、平常心,修炼自己内心的宁静。

4、正念修炼:要学会专注正念,练习正念,让自己的意识能够完全放下,能够净化自己的贪嗔痴,避免以贪、嗔、痴

金刚经又称《大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包含佛教深奥的教理,是佛教智慧和功夫的精华。它装载着佛陀无限智慧和爱心,指明了人们摆脱苦难的出路,也是佛教正信正道的典范。它不仅反映了佛教的核心思想,而且也是一部十分精炼的佛教文学著作。

很多中年朋友或临摹,或诵讼,每日都要静坐,冥想,给自己一份平静和独自的时空。在这里与本心对话。虽然,经书的修炼开始比较痛苦和晦涩。不求理解经文,但求放空和坚持。

佛教讲究慧根。有基础的人可以系统的切入。

但如果平时工作忙,并且没有佛教的概念时。可以修以下两本经。

最适合普通人理解的佛经可能是《楞严经》,它是佛经中最早编纂出来的,也是佛教四大经典之一,讲述了佛陀最初传教之时的事件,使得佛教的理论和思想有了一个明确的框架。楞严经不仅简单易懂,而且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了解佛法,也是修行佛法的最佳入门经典。

当然,还有一部更白话一点的入门级经,就是《坛经》,又称六祖坛经。

坛经是佛教中最重要的经典之一,亦称“伽蓝”,是弘扬佛教信仰的重要指导性文献。它汇集了佛教精神思想,记载了佛陀传教教义、佛陀的经典教诲、佛陀尊重法度的行为礼仪等,是早期佛教徒学习佛法的重要参考书。坛经也是佛教徒们按照佛陀的教诲,构建禅修道路的重要指引。

这是六祖所述,后人整理。六祖虽不识字,但不妨碍其对佛法的领悟,这就是所谓的上根之人。

所以,中年人或者不同教育背景和层次的人皆可学习

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坛经行由品》  

2、心平何老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老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4、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5、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6、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7、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8、道须流通,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流通,心若住法,名为自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9、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0、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内心非贤;日行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1、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2、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听说依此修行,西方只在目前!——惠能《菩提偈》  

14、有道者得,无心者通。——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5、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16、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慧能、持戒、菩萨》  

17、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经典语录摘抄

最后,下面是本人收集到的一些精美佛学诗句,分享给大家。

1、莫思于里发前,已过不可得。在一思于走么对只看,念念圆明。 ——六祖慧能  

2、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  

3、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4、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用看为?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来十着。 ——禅宗六祖慧能大发主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5、若言下相可也家,即共论佛义,  若气作没会西才不相可也家,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有心诤,诤即要吃里是道意 ——六祖慧能  

6、若见一切人恶去们还到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生再格,心如虚空,名去们还到为大,故日“摩诃”。 ——禅宗六祖慧能大里如  

7、惠能于以小我主将得法,辛苦受尽,命如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格为象,莫非累她生当下种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把地看水得闻如上顿教得法当下种界十觉看水。教得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国么看水着用看发。一众闻法,欢喜作礼为象主将过之有退。 ——禅宗六祖慧能大发主  

8、凡过小道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过小道,第却走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第却走念离境,即菩提。  (参看《愣严经》中佛垂手竖手和年可喻) ——禅宗六祖慧能大看起  

9、若悟自性,亦不往那菩提涅槃,亦不往那解脱知见。于便外一法可得,把还便如么能建往那万法。若解此意,亦名佛里格可来成、亦名菩提涅槃解脱知见。  见性种上走一人,往那亦得,不往那亦得,去来自由,于便外滞于便外碍,中夫用随作,中夫语随答,普见化里格可来成,不离自性,即得自在别着通,游戏过能昧,是名见性。 ——六祖慧能大每往  

10、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  

11、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有心可取舍。 ——六祖慧能  

12、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13、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来身去本三昧。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4、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5、和而心清净,即是自性是岁如的小。 ——六祖慧能  

16、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17、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着用看发好年能。 ——禅宗六祖慧能大发主  

18、心性本静,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19、在一自见己过,不说得内天如再开人好恶,是自归依。在一须下心,普山气还格为恭敬,即是见性通心着,更可心师将滞碍,是自归依。 ——六祖慧能  

20、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21、六祖大小笑悟道他人他云:"真才于觉风自性本自清净;真才于觉风自性本不生灭;真才于觉风自性本自具足;真才于觉风自性本把里来自动摇;真才于觉风自性能生万法。"所谓明心见性者,即见此不动不摇、不来不去、不生不灭人用而开后能随缘现相,生起种种妙用都远得去如作地空妙有都远得去作地当种性。  禅宗法门说见性成佛,清静自性辨识生出诀。 ——禅宗六祖慧能大小笑  

22、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  

23、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恩恩怨怨,在言语的触犯讽刺、欺凌纷争的时候,却将一切看成空幻,不会想到酬谢与报复,在念念之中不在追思前境。如果总是思量过去的心念,现在的心念,未来的心念,念念不断,缠绕不绝,就叫做自我系缚。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4、大变云:“诚如所言,汝起以心如虚空,不著空见,还小心用把起碍,动静把起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把起不定时也。” ——六祖慧能  

25、把起上大涅槃,圆明来外作寂照。  凡愚谓变象不开了失也死,一那道执为断。 ——六祖慧能  

26、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治疗焦虑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技术,家庭或个人咨询,心理评估,运动,营养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深呼吸和冥想等。而事实上,信仰佛教也是一种更加适合中国人的治愈方式。

焦虑久之,会出现抑郁,便是一种更加严重的,病态的,精神上的状态,它是一种持久的消极的情感体验,以自我贬低、缺乏活力和积极性、增加负面思维以及消极情绪为特征。而佛学教人豁达,通透,隐忍。信仰的力量不仅能拯救个体的生命,而能让生命的宽度无限。

人不要过早的通透

子日:“不愤不启,不恲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同时又读到了陈丹青的语录:人不要过早的通透。

就有点感触了。因为,过早的通透让人生本没什么意义这个真理变得更实际。

有时,在教育孩子上,确有其难。一方面希望孩子早日领悟人生,停止玩乐,浪子回头。

但在孩子不愤,不恲之时,家长确好难不去不启和不发。高了说毕竟亲生的,自己的作品……

低了说,这是自己生活的环境,自己的价值观和他们相辅相成。

这不同于和光同尘,因为,子日:子不教父之过。  

你怕不怕,N年之后,别人扔你一句这个,让你众叛亲离!

不要当生活的旁观者,夫唯不争,莫有与之争。作的更好,不为别人,只为取悦更好的自己。

然而,对于通透,我的个人理解可能过于深刻了,或者过于肤浅。

事实上,孩子早悟,也可能更早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的意义。

所以,如果终究要卷的话,早卷好过于晚卷。

从君犬力巧到窘突穷窍

楔子

从君犬力巧到窘突穷窍。多了四个穴字头而已。但意义非凡。

悟字是本人爱好,象形文字是千年来中国人使用的语言,我不是历史老师,更不是语言学家,但仅是边用边悟,这便是每个中国人原生的权力。

从君犬力

这好似一句成语,算我自创的。就和不觉明厉一样都不是成语,就是用现代人最肤浅的解读就行了。为了所追随的人效犬马之力。这好比下属给老总画饼的感觉,不对,因为饼的成色不多,只是一种表衷心吧。

当你跟对了人,就是值得的,你即使不被重用受到些委屈,不过,只要有上应和正应,你至少不会被玩死。

当你跟错了人,那么,君犬力就变成了 窘突穷。

因为,你被套路了,被蒙昧了,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了,无出头之日也。生活迫,屌丝围,依然苦。

所以这个时候使用的力都是蛮力,并非有更丰硕的回报。

大家一定听过,

“富有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局,不在力耕!”。

当然有时把“术数”理解成天命数理。总之,大家此时一定会认为,所有的穴字头都是负能量的吧?古人造字会如此的作法吗?易经的基本原理就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所以,那么哪个字会让穴字头逆袭,引领穴字头的屌丝们革命。那就是窍。

人要越活越明白,

越通透,

越豁达,

越深刻,

那便是开窍。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变即是巧!变即是易。

开窍至道

认知和魄力有如阴阳。有人认知很高,但身体沉重,步阀缓慢。有人魄力有余,但井底之蛙。

而当认知达到更高层时,反而生成另外的一种力,而非魄力了。无法描述的力。

育娃感悟

孩子是这个时代的焦虑之根。教育,健康。什么是更好的孩子,怎么成为更好的孩子。为人父母者苦苦寻觅,散尽千金……哲学能救人,救市,还是救时代!科学能害人,泡沫,还是制造焦虑!看着老婆发来的照片,一大堆儿童医院里测骨龄、看身高的家长和孩子们,我有点惊呼:这个时代的可悲与可笑。如果你能选择,你愿意选择活在当下吗?我的老婆认为让孩子长高才是父母应尽的义务。用生长激素来干预。我们不禁要反思,什么才是父母的责任,并且关键什么才是你责任的范畴呢?那些望子成龙的人,揠苗助长的监护人们…… 说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心,他们一定是不服气的。 但孩子都是这样的家长给养废的! 为了成绩,为了长高,为了让自己的娃成为别人眼中的孩子。 而不是让孩子们成为自己。希望大家一起呼吁一下,父母和孩子,夫妻之间不要再“互相伤害”了。有些是我们必须干预的,有些是画蛇添足。为下一代养成饮食,作息,运动的好习惯,父母要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一世缘分,各在其位,转眼而过,沧海一粟,包容带动,岂不快哉?

易经

起卦

三不占原则是:不诚不占,不义不占,不疑不占。方式有二:

  1. 六爻
    • 三枚大钱,三正或三阴情况即为老阳或老阴,在各自对应为阳和阴之外都要算是变爻,其它,少阴为阴,少阳为阳,六次可成本卦和之卦。从初开始,(一摇得一爻,同时记住变爻)。
    • 这里重点是变爻会有多个。
    • http://life.httpcn.com/liuyao.asp
  2. 数字
    • 3个数,前两个都是取余在8以内,最后一个余数为6以内。
    • 按卦序即可成上下卦了,再加上动爻。
    • 注意这里与六爻不同的是,这是第几个爻(从初开始数)卦变出之卦的。

解卦

https://gua.wncx.cn/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q4y1u7mc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a411k7Z1

学卦

乾天刚健,自强不息

坤地方直,厚德载物

水积雷响,屯积助长

山下流水,启蒙德育

水在天上,需等饮食

天升水落,讼兴不争

地下藏水,师出有名

水漫于地,密交亲比

风行天上,小畜积雨

天下有泽,和悦慎履

地天相交,和谐通泰

天地相悖,闭塞成否

天火同燃,同人团结

火燃天上,大有收获

地中隐山,谨慎为谦

雷响于地,豫乐自警

泽中有雷,随机应变

山下有风,蛊惑横行

地高于泽,居高临下

风拂大地,遍观通达

火闪雷鸣,噬嗑威刑

山脚火焰,贲饰文美

高山附地,剥蚀去伪

地下雷鸣,刚阳复兴

天降暴雷,守道无妄

山中有天,大畜能容

山下有雷,养志颐情

泽淹风木,大过之征

习坎为水,守信克险

附离为火,柔顺亨通

泽山相应,咸感贞吉

雷响风行,识道守恒

天下藏山,退遁避险

雷震天上,识礼大壮

火出地上,晋升明德

地压潜火,明夷避祸

风熊火里,家人同乐

上火下泽,睽违少和

水漫山路,蹇滞艰难

雷鸣水降,解除旱象

高山低泽,损下益上

风激雷荡,益下损上

泽与天上,夬决坚刚

天下微风,阴生姤合

泽汇于地,萃英聚众

地平风扬,贤能萌升

泽中漏水,知困早悟

水盛风木,井收勿幕

泽中起火,改制旧革

火燃风木,鼎新之物

震雷压惊,反思内省

艮为山止,知止当止

风木依山,循序渐进

雷震泽上,归妹依礼

雷鸣火电,丰茂光明

火烧山外,旅途亨通

巽为风顺,大人齐物

兑为泽悦,修德和睦

风行水面,离析涣散

水溢泽岸,节制礼数

风吹泽面,中孚信诚

雷惊山上,小过无妨

水火相融,既济功成

火水离错,未济大江

拜读老子—-三知三守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 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道德经》老子
知其雄(知道阳刚的雄健),
守其雌(却甘愿安守雌柔),
为天下溪(好比天下的溪流)。
为天下溪(成为天下的溪流),
常德不离(自然之德陪伴左右),
复归于婴儿(这样就能回复婴儿般的纯真自然)。
知其白(知道光明在那里),
守其黑(却安于暗昧之处),
为天下式(甘愿做天下人的榜样)。
为天下式(成为天下人的榜样),
常德不忒(自然之德不会丢失),
复归于无极(这样就能回复到最初的无极状态)。
知其荣(知道荣耀的珍贵),
守其辱(却能守得住耻辱),
为天下谷(就像天下的虚谷一样)。
为天下谷(天下的虚谷容纳万物),
常德乃足(自然之德才能富足),
复归于朴(这样就能回复到返朴归真的境界)。
朴散则为器(这种品质的人到哪里都是成大器者),
圣人用之(圣人如果用他),
则为官长(会让他做领导),
故 大制不割(所以完善的制度是自然而成的,是不可分割的)。
这一章的中心思想是用三知三守来阐述不争、无为、静虚的‘道’! ‘老子’即看到了人们的正反两面;世人都追求刚强、光明、荣耀,而‘老子’却认为雌柔、黑暗、耻辱也是应该坚持的。他希望人们像出生的婴儿那样不为荣辱所惑,无私无欲,纯朴无邪。 这里可以隐约看出‘老子’反对利用仁、义、礼、智、信这些概念去约束人、塑造人,他认为这些外部的约束只会扭曲人的本性,只是小道而。只有顺从自然、顺从道,才是永恒的德行。完善的制度也应该是这样,包含事物的不同方面,而不是割裂分隔的! 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对于‘阴柔’有很多赞扬。如之前的章节: “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 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ìn), 第四章:渊兮似万物之宗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 这里有柔、婴儿、玄牝、渊、水等字眼都能说明老子看待事物的全面性,因为‘道’包含阴阳,必须有两面性,人应该也是这样! 做人既要有美好的理想,也要有包容当前的不足,这就是‘知其白,守其黑’,要能看到人性的光明,也要正视人性黑暗,只有这样才能为天下人的模范。‘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不能过于偏激。 这里说的‘知荣守辱’,也是一种心胸。向往荣耀,也要能坚守耻辱,这样的人才能展现远大报复!很好理解,比如韩信的‘胯下之辱’,如果当时韩信一怒杀了人,很可能就成了囚犯,哪有后来的‘兵神韩信’!再比如勾践当时的不屈服,哪有后面的的卧薪尝胆复国的机会。所以说‘知荣守辱’很是重要! ‘老子’说“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是一种返璞归真的一种状态,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器。这里的无极、朴也说明了内心的静虚和纯朴,只有这样才能近于‘道’。 做人应是一种复归,应是一种超越,是在经历、知道、体验、饱尝、失去之后的重新获得,那是不同的生命状态,那也是人的觉醒! 老子本章阐述的“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是一种知阴阳、知进退、无为合道的处世哲学。只有这样才能返璞归真,超越自我! 结构解读
阴极
核心式(个人领悟关键)
阳极
雄雌
黑白
荣辱
婴儿
无极
由太极过渡到无极,把中间那条界限化掉。太极,是没有玄的,实际上它没有玄。 阴中含阳,阳中包阴。其状态如同混沌已经初判了一样,所以我们不可能在玄上逗留很久。就是这个东西你不可能把它分割开来的。你一分割,它就不成为道了。 以下转来,深以为是
任何事情都是比较而存在的。你看第二章,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合,前后相随, 连用了六个相,它实际上就是叫你比较。 整个宇宙,都是比较而存在的,你不能单纯的提倡哪一个问题,撇开其他的问题。实际上现在科学犯的毛病就是这个毛病。 今天讲的两章的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修道中很容易犯的弊端。在未来的世界,未来的人中间,所要产生的基本理念,都要从这两章中产生出来。 我们在这个自然中间生存,或者是修道,都存在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你的创建意识。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很多人他没有创建意识,他只能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跑。人家说什么,他就也说什么,人家理解什么,他也跟着理解什么,这是一类。 但是有的人他根本就不用跟着人家跑,他就知道我自己应该怎么想,应该怎么做。像这样的人他境界肯定就高一层了。 有的人,他是学了古人的经验,就像现在很多人在提倡读经运动一样,古人把他的许多生存经验写成了书,写成了经文,你去背它。你背时间长了以后,你就形成了圣人那种行为方式,但这个行为方式毕竟是它阳性的那一面,这就和师父在这个地方讲的式,大相径庭。 从这一点上来说,一般学而知之的人,他就没办法得道。因为他的创建意识没办法溶进阴性的那一面去。从阴性的那一面,他不容易获得谷的那种效应。他没有回应,就是他虚无的一面没有精神,这个精神实际上就是圣人的,你最后就没有自己的立足点。 过去师父就把这个叫境地,境地这个东西很重要。你完全按别人的去修,到最后你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 你头脑中都是人家的思想,那个时候你根本就修不下去的,很多人都有这个问题。读书读多了,经文看多了,最后他就有依赖性,信佛的人也是这样。他每天读经也好,念佛也好,烧香也好,磕头也好,搞来搞去,最后都是佛说的,菩萨说的,要他自己说呢?他说不会说。 你既然不会说,那你怎么还有自己哪?没有了。那你只能根据佛祖说的,你跟着佛祖的影子,然后再去学佛。实际上作为佛来说,每个人身上都有。 佛性平等,佛性既然每个人都有,那就没有分别。那么他自己如果要有创建性的话,自己走自己的路,自己说自己的话,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自己修练自己的成果,最终你才能够成就真正的佛。 有的人就说,好像一个住持就能修成菩萨果位,游方的和尚就永远都沾不上边。这明显的是给人一种思维上的错觉,这种说法本身就站不住脚的。 你看那个济公和尚,一辈子在灵隐寺里面,也没做过住持,他是最大的佛,最大的菩萨。当然济公式民间所造出来的一个比较好的形象,是民众对佛教组织中保守势力的一种嘲笑。你看,真正是佛的人,他是没有任何讲究的,所以说济公,他是道家人物。 问: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为要妙。这句话,按大多数人的解释,是否也可以说得通? 通,肯定是说得通的。还是那一点,还是个“式”的问题,因为阳性的一面肯定有阳性的说法了。 但你要抱什么?你要抱阴性的一面。你永远不要搞忘了这个式,式是个立足点。 这个你没看清楚或者你没想过的话,最后你自己就飘逸了。那你看这个版本,人家是这么说的,那个版本又是那么说的,就像xx老师一样,他把每个版本都考证过了,考证来考证去有什么意义呢?把古人的话一看你就知道,噢,有很多字是相通的,很多意思很模糊,特别是他现在搞的一个版本,长沙的甲本吧? 很多字,意思尽管看起来相反,但是它的含义不一定相矛盾的,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式的原因。因为这个式里面本身有阴阳两重性,他说了阳性的,然后他也说阴性的。然后他告诉你,阳性的一面是怎么表现的,阴性的一面是你的根子,你不能把它放到旁边不管。 常人一般抱去抱来,都是抱住了阳性的东西,对阴性的他根本都不去理解。 你比方说,对于师这个问题,我们犯的错误,实际上都是这个错误。看到一个老师就盲目的崇拜,就以为能够从师傅那个地方学到一些东西。你学到学不到呢?学不到的。 当初xxx,她对x 老师非常崇拜,要不然她怎么会在她家住三个月?可以这样说,是供养了三个月。专门请个保姆去照看她。这叫贵师,他不爱其资了。 尊师不等于贵师,贵跟尊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过去有句话,叫做言语道断。就是你只要开口说话,道的基本性质就丧失了。靠语言解释这些问题的时候,解释不了的。像我们现在只能说是抱着学生的角度、做弟子的角度,慢慢的去想,大概有哪些观点是我自己能够认识到的。 是不是能依靠别人的意识去认识这些问题呢?不是的。我要靠自己去认识。你多几个自己去认识,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噢,问题不是那样。 我的原话是这样说的:所以对师的尊重要放到内心,认真地去体悟为师的隐衷。 也就是“师不为师,众人为师”。从大众和万物这些对立面中,去体察大道之为师。 同时对所有获得的任何教益,都要若即若离,不可偏爱,只可无心而应。这样,即使你心中知道很多事情和要窍了,可是你的外表仍然显得迷迷登登,谓为大智若愚,这才是修真者求师问道的玄妙之地界。谁能解否? 当年我是这样写的,我想这句话拿到现在来说,也能解答您的问题。 《道德经 》大家要学、要看、要听,大家还是要自己动动脑筋。当然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自己的实践一定要有一个基础,这个实践基础实际上就是你信息量多和寡的问题。 如果你信息量很多的话,你就可以从信息量中比较出来师父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你的信息量太寡了,或者你太执着了,你执着于一个想法,你就很难以知道老子本来的想法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要换一个角度呢?就是上一章讲的最后一个道理,你颠倒总是有好结果的。为什么有好结果呢?最起码有一个新品种产生。 所以说任何事情他都是矛盾,又统一,人修炼 无非就是利用这个矛盾和统一,找到它的共性,然后去张扬它的个性那才行。 你没找到共性,你盲目地去张扬个性,到最后,你就被自己的个性所限制。而且你自己甚至把自己扼杀了,你还不知道。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道德经》

刍狗的由来

不必说,老子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想必都听过。
但理解它,却不是很容易。需要先从刍狗下手。

刍狗,就是祭祀用的草编的狗,刍读chu二声而非zou。“刍狗”就是扎草为狗形,疾疫时用于求福禳灾,此时要文饰妆扮一番。祈祷之后,侍祭者可享用祭品,而刍狗即便弃置,人踏车轹,随后就将它当做柴草,一烧了事。我们看汉、魏、晋文献中的记载,就可以明白。《淮南子·齐俗篇》说刍狗和土龙刚刚做好的时候,用青黄色来文饰,蒙上绮绣,缠着红线,尸祝穿着纯黑色的祭服,大夫戴着礼帽来迎送它们。等到用完之后,土龙不过成了一堆土壤,刍狗不过成了一堆草芥罢了,有谁看重它们呢?用时显贵,用后废弃,天地万物,莫非如此。
有了刍狗的基础,于是整理出三种对老子言的理解,如下:

1)天道任自然而已,并不加惠于物。而万物各自有所用。只是让万物如刍狗那样走完自己由荣华到废弃的过程而已。
2)天地滋养着万物,不会说自己多么仁厚,不求万物用草扎成的狗来表示祭拜他。所以天地不言仁,不争仁,滋养着万物,不求万物回报他。人也应该有此仁。
3)天地之间找不到仁,是因为万物都成了没有灵魂的草扎的狗。圣人也找不到仁,是因为百姓都成了刍狗。所以,后面“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听多了仁的说法,不如心中守仁。

其实理解的关键在于“刍狗”的词性。如果是中性词使用,那就是一个祭祀用的物品,和土龙一样。那就是天地和圣人都不要求仁厚。
如果是按贬义来使用,那就是第三种理解,有悲观和绝望的成分。而如果“刍狗”是一种比喻手法时,就是万法自然的取义了。
本人倾向于第二种,因为,老子习惯于“名词动用”,你一定听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此处的不德,是指不要求德行(动词),于是推论,天地和圣人的不仁就是不要求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