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老子甲/乙本,是更加久远的原味老子书。甲本早于乙本,乙本又早于道德经。
我先抛出答案,再解释原因。
所以,我们现在升维了,《道德经》是春秋末期成书。而老子《帛书》成书于太古时期。至于甲本早还是乙本更早呢? 文章最后揭晓答案。
论点
- 道德经对母性的推崇不用例举。而太古时期正是母系氏族时期。全书之义,女权优于男权。
-
帛书甲乙本中,“道可道 ,非恒道”,而道德经中用“非常道”。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因为,“恒”字碰了讳,有位皇帝名字中有恒,那么后世要改字。那么这个皇帝的时代就可以界分出甲乙本的年代。而这位皇帝正是汉孝文帝刘恒。所以,乙本在西汉前。同理,甲乙本不用“国”代替“邦”,即不避刘邦的讳。那么甲乙本就定位在先秦了。
-
有人考证老子生于公元前570年左右,也就是比孔子年长20岁左右。为什么,又怎么可能跑到太古时代去著书呢?下凡的神人也好,得道长生、穿越也罢,总之,我们不去唯心主义论。事实上,老子是周朝的文化部长,负责收集整理当时可见的所有文字作品。同时,也掌管国家图书馆。于是,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断,老子发现太古文字,修改发扬著了帛书甲本,由于文字过于晦涩,在乙本中做了一定的优化,加强可读性。而到春秋以后,有更多人在借用老子的原著来发布新的《道德经》。
-
有四个人与道德经关系密切。《河上公章句》–河上公。《道德真经指归》–严遵。《道德经注》–王弼。《道德经古木篇》–傅奕。这四位不同朝代的人都先后注释过,所以,也产出了一个通行本。
-
在甲乙本中,“多闻数穷”,而在现在的《道德经》中却写着“多言数穷”。这恐怕是一个硬伤了。王弼的注释中,也在使用“多言”。这明显在曲解老子之意。而后世之皇帝或者儒生都为了统治方便而改经书。这也是王东岳所说的文化“层累”现象。关于是“闻”是“言”的辩论很多了,但这也好推敲出来。因为,看过甲乙本,就知道了,老子之意是“多闻数穷”。但为什么应该是“多闻”而非“多言”呢?因为,上正文中有提过“囊橐”,也就是风箱。那么大家再去看看风箱的原理和草图。多个进风口,并且风箱的使用就是在“守中”。多闻,然也。
小结
先圣的绝学是共同财富,我们有权加上自己的理解。但也要尊重历史。因为,看似只是几个字的差异,却可以影响出很多价值观的“偏差分支”。严谨是必要的。尤其是文化学者。而我们一介草夫,也只是感觉想吃原汁原味的东东。君不见,宋朝后的文人误国有多严重。所以,大家有必要再寻到根再汲取真正的“国学营养”。